从零件到整机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
▲位于龙潭工业园的卡诺普基地,是西南地区首个超3万平方米的国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基地,未来这里将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十年征程,我们终于有了第一个家。”6月6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搬进了3万多平方米的新基地。在简单的入驻仪式后,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位于龙潭工业园的卡诺普基地,是西南地区首个超3万平方米的国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基地,也是卡诺普创立十年来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未来,这里将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除了搬家的“喜事”,卡诺普最近还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面临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卡诺普何以逆势飞扬,这家“小巨人”是如何炼成的?昨日,记者走进成都龙潭工业园,探访这家“机器人”工厂。 自主研发 每2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成都造“大脑” 走进卡诺普生产车间,一排排机器人整齐有序地并列着。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正在做测试,巨大的机械臂灵活地上下翻飞。测试通过后,它将被推向市场,协助工人完成更多复杂的工作。 “原先场地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需要了,新基地的产能是之前的数倍。”谈及新基地的投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颇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公司新基地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不仅产能较此前大幅提升,公司还将进一步升级产品。通过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全面达产后机器人年产能将超过3万台套,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将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卡诺普公司是如何开始创业的呢?记者好奇地问道。 邓世海告诉记者,2012年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5位伙伴创立了一家机器人技术公司,并立志做“中国机器人先锋”。公司从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大脑” (编辑:5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