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方案帮助你:高并发环境下,先操作数据库还是先操作缓存?
1)线程A发起一个写操作,第一步set cache 2)线程A第二步写入新数据到DB 3)线程B发起一个写操作,set cache, 4)线程B第二步写入新数据到DB 这样看,也没啥问题。,但是有时候可能事与愿违,我们再看第二个流程图,如下 1)线程A发起一个写操作,第一步set cache 2)线程B发起一个写操作,第一步setcache 3)线程B写入数据库到DB 4)线程A写入数据库到DB 执行完后,缓存保存的是B操作后的数据,数据库是A操作后的数据,缓存和数据库数据不一致。 缓存维护方案三一写(线程A)一读(线程B)操作,先操作数据库,再操作缓存。 1)线程A发起一个写操作,第一步write DB 2)线程A第二步del cache 3)线程B发起一个读操作,cache miss 4)线程B从DB获取最新数据 5)线程B同时set cache 这种方案没有明显的并发问题,但是有可能步骤二删除缓存失败,虽然概率比较小,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平时工作中也是使用方案三。 综上对比,我们一般采用方案三,但是有没有完美全解决方案三的弊端的方法呢? 缓存维护方案四这个是方案三的改进方案,都是先操作数据库再操作缓存,我们来看一下流程图
通过数据库的binlog来异步淘汰key,以mysql为例,可以使用阿里的canal将binlog日志采集发送到MQ队列里面,然后通过ACK机制确认处理 这条更新消息,删除缓存,保证数据缓存一致性。 但是呢还有个问题,如果是主从数据库呢? (编辑:5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Serverless爆发,AWS微软卡位,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紧跟
- 从最大产品经理社区到外包大师 融资7500万后 他说站在别人的
- 聚贤阁1.1版发布,开创国内首个支持punchout的采购SaaS平台
- Google为Android智能手机推出六项新功能
- “赛”出百花齐放 十年精彩再掀“协同”新章
- 高德美首登进博会,述说创新产品背后的科学研发故事
- 三星Galaxy S21配备Snapdragon 875测试结果曝光
- NetApp发布Project Astra 为基于Kubernetes的应用实现真正的
- 华瑞****与阿里云战略合作 核心业务系统加速向云架构转型
- 疫情下云计算应用场景迎来爆发 “协作平台”成复工复产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