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2站长网 (https://www.52zhanzhang.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对话《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媒体环境发生巨变,财经内容从业者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2-08-25 19:28:57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
导读: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李小反 王卓然编辑 | 蛋总当前,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繁杂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些充满“噱头”的信息、“标题党”

对话《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媒体环境发生巨变,财经内容从业者该如何应对?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李小反 王卓然

编辑 | 蛋总

当前,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繁杂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些充满“噱头”的信息、“标题党”的文章刺激着大众的眼球。媒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媒体需要更有价值、更有意思的选题才能获得关注,吸引读者。

对于内容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该如何做出有价值的选题?怎么把握选题价值与流量的关系?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应该坚持哪些底线?这些问题无疑是媒体人和内容创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企业与公众媒体的沟通正在随着信息来源多元化和信息渠道立体化而变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我们观察到针对一些偏监督性的内容,有企业就会表现得如临大敌,认为媒体是“不怀好意”。

而为了管理好自己的品牌和声誉,这些年,无论是toC还是toB的企业纷纷增加更多的公共关系岗位。这也成了大量媒体人职业生涯下一步的重要选择,过去十年传统媒体的优秀媒体人大量流失与此变化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随着近期不少大企裁员,有些公关又回流到媒体。针对这种现象,媒体人未来的职业发展会如何?

对于这些媒体与企业都关心的问题,我们与《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深入探讨了一番。

微信图片_20220808215655.png

1、如何做有价值的深度选题?

创业最前线:如何判断一个财经选题是有价值的?

郭宏超:我觉得简单来看,新闻选题其实就是两类,一类是事件性新闻,一类是现象性新闻。事件性新闻好理解,现象性新闻的选题需要甄别,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有的是真现象,有的是伪现象,通过现象发现真相就是好选题。而要成为选题,现象必须得有普遍性。

以前我们做过一个选题,2008年金融危机后,当年中国向欧美出口的贸易额在下降,我们的记者在义乌却看到外贸订货会依然非常热闹。从这个现象上看,对应我们以为的结果并不匹配。这是典型的现象,那你要继续找原因。

最后我们发现,是“一带一路”战略在真实的发挥作用,义乌验证了这个战略的真实可行,欧美下降的那块贸易额被“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给填上了,所以义乌不但没有出现贸易额下降的现象,反而还非常的热闹和活跃。这就是通过现象发现真相。

创业最前线:您如何看待选题价值与流量的关系?

郭宏超:财经类内容在网上获取的流量不高这是现实。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财经类的内容不像娱乐新闻、社会新闻具有广泛关注性,大多时候流量不会太高。财经新闻过去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窄众的内容,读者对此领域有兴趣,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才愿意看,才能关注这个话题。

微信图片_20220808215658.jpg

还有一个就是媒体自身的原因,过去这类内容的受众比较窄,以至于写这类内容会有路径依赖,他知道自己写的内容是给谁看的,比如企业里的中高层、政府人员、经商人士,甚至潜在的财经商业领域从业的大学生。

所以,传统的财经媒体,写的东西都是有一定专业度的,文章里有很多专有名词,记者也不会去做深入解释,自然地认为目标读者是能看懂的。

但是现在环境发生了巨变,过去很多人都说传统媒体在写作上要变得更加自由放松和个性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讨好读者,才能获得更高的流量。其实我一直认为财经类内容要获得更好的传播,不仅仅是写法上的问题。

我们要保持新闻操作上的专业,守住专业媒体的底线,然而在写作上确实需要变化。但不是要去迎合网络吸流量的模式,不是标题党、不是偏激、不是媚俗。

当经济新闻在大众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渠道广泛打开之后,财经内容更加能触及到更大人群了,所以财经媒体就得去反思

(编辑:5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