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倍体育种技术让玉米育种进程大大缩短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6 热度:192
科技日报讯(记者马爱平)近日,在位于山西农业大学东阳试验基地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成果展示现场,记者发现,不同玉米田块的长势大有不同,其中强优势玉米杂交种长势颇为喜人、茁壮。 “现代农作[详细]
-
为火星之旅做准备 SpaceX将开发“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6 热度:14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此前,埃[详细]
-
天问一号打卡1亿公里 “探火”还要迈几道坎?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4 热度:164
科学大爆炸天问一号打卡1亿公里—— “探火”还要迈几道坎 8月28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累计飞行1亿公里。从7月23日成功发射算起,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36天。 相比环绕地球飞行、降落月球表面,飞向火星并非易事。这将是一次漫长的太阳系[详细]
-
公务用车加速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4 热度:52
近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广大干部率先垂范,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走在前、做表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掀起了衣、食、[详细]
-
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矩阵效应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4 热度:142
进入下半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多省市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不同地方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基[详细]
-
产业规模超2万亿 工业互联网迎落地加速期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4 热度:145
8月29日,为期三天的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在线上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2.1万亿元,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等产业集聚区。下一步更多支持举措将进一步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详细]
-
没想到吧,核能与我们吃的饭也有关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02 热度:50
核能和育种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界在农作物突变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培育等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什么[详细]
-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34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于天地之间,浩瀚的星空、苍莽的大地带给人类无尽遐想,自古至今产生了数不清的天、地、人的动人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作为这类故事的代表,流传在华夏大地、播布于汉字文化圈中,历[详细]
-
大脑如何判断危险信号 科学家发现“警戒范围”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99
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大脑如何快速、简洁、精准地判断天敌信号,并第一时间产生合适的防御反应,是物种得以生存与繁衍的重要前提,也是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破解的谜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立平团队近日在“动物大脑快速防御天敌反应的[详细]
-
“北斗”应用规模显著扩大 “加速器”作用凸显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12
应用规模显著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群体逐步壮大 “北斗”应用,“加速器”作用凸显 阅读提示 自2012年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以来,北斗导航系统已在通信、交通、农业畜牧业、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详细]
-
首次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吹出冷气体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54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从银河系中心喷射出一种密度大、温度低的气体,这些气体的来源仍然是个谜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麦克卢尔表示,当星系失去质量时,也就失去了一些可以用来形成行星的物质,如果失去的物质足够多,星系就再也不能形成恒星了[详细]
-
登陆月球后住哪?科学家把目光瞄向地下熔岩管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82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把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变成现实。太空漫步、登陆月球、探测火星……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未知的宇宙深空。近些年来,寻找宇宙中第二个“人类家园”成为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之一。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一梦想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详细]
-
“码农”多了,城市科技含量更足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41
“码农”“程序猿”“攻城狮”……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信息科技(IT)逐渐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行业。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详细]
-
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产量将巨幅增加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75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布一项可持续粮食生产报告,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产量或增加2100万吨至4400万吨,将占到本世纪中期喂养98亿人口所需肉类总增幅的12%至25%。在可持续粮食生产中实现这一增长,将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政策改革、技术创[详细]
-
低碳、低脂饮食到底怎么吃 很多人基本概念就搞错了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46
低脂饮食并不等于不吃肉,在低脂饮食中真正应该避免的是黄油、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类食品;对于低碳饮食的减脂效果,短期内优于低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而长期的效果则与低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相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详细]
-
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2143.6亿元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79
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 据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 2019年[详细]
-
2019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突破2万亿 财政科技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55
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消息,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邓永旭对此解读称,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研[详细]
-
小于零点一毫米的机器人诞生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62
英国《自然》杂志26日发表了一项机器人最新成果:使机器人移动的重要部件——致动器研究出现突破,科学家由此创造了“专为行走而生”、数量超过100万个的微型四脚机器人大军。这一成果得益于这类与现有硅电子器件兼容的新型致动器的发展,这也是迄今已知首[详细]
-
科学防控高效打击 武汉用大数据助长江科学禁捕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61
在湖北武汉,一张基于大数据技术、“能感知”“会预警”的生态保护网正在长江武汉段有序铺开。 深夜,一辆面包车缓缓停在江边偏僻处。车里下来几个人,围聚商议后,拿着渔具走向江边,打算趁夜色掩护非法捕捞。不过,这些举动早已被“看”得一清二楚。不一[详细]
-
多地积极绘制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路径图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71
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26日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6.1%。相关部门正加快部署,引导创新要素投向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创投、风投等基金,鼓励金[详细]
-
交通业新基建施工图来了 5G、北斗导航都是关键词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85
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 近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详细]
-
成为好老师的路上 AI正在努力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156
大数据发现共性错题,知识图谱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机器学习实现快速阅卷…… 学情数据实时追踪、语文作文自动批改、形成学生个体学习成长报告……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将于9月中旬召开,届时一批“智慧教育”产品将在教育服务专[详细]
-
四十年后,深圳特区自主创新再出发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88
8月26日是深圳特区40岁生日。 四十不惑。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从创造“深圳速度”到打造“深圳质量”,深圳靠着创新的智慧和魄力一路走来。 有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有过十字路[详细]
-
深海探测: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0 热度:77
伴随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深入认识深海的时代正在来临。500年前达·芬奇设计潜水服、150年前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当时的科学幻想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从科学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够帮助人类深入了解海洋的奥秘、地球的奥秘。水深超过2000米的深海,占[详细]
-
南方洪涝下,水稻为何有望灾年实现丰收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28 热度:92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组织[详细]